十年論證,今日終搬上歷史舞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八個鎏金大字,提醒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為了民族解放和復興,為了人民幸福和安康獻出生命的英雄,不會被人民遺忘。
今天是我國立法確立的首個“烈士紀念日”,全國各地群眾將以不同方式向烈士致敬。在國慶節前夕祭奠英烈,是希望人們能夠記住,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用生命捍衛的。
緣起 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日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就設立“烈士紀念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時介紹,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因此確定為這一天。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立法確定每年的9月30日為紀念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使紀念烈士的時間更加具體,也使得中國公祭英烈制度化,并可以激發全社會對英烈家屬的重視和關愛。對于紀念活動的地點,王崗認為,國內其他地方,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武昌首義紀念館等地,也可以設置分會場,由各地群眾舉行紀念活動。
經過 設立紀念日 十年磨一劍
民政部黨組成員、優撫安置局局長鄒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政部從2005年開始相關研究論證工作,烈士紀念日的設立可謂“十年磨一劍”。
2008年,人民網等新聞媒體曾就“設立烈士紀念日”的問題征求網民意見,獲得廣泛支持。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建議設立烈士紀念日的呼聲也非常高。為此,民政部近10年來多次召開由中宣部、文化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及中國民俗學會等部門和部分民俗專家參加的研討會,并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先后4次征求16個相關部門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意見。各地各部門和專家學者均贊同設立烈士紀念日。
數字 全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
據民政部統計,我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但由于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國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余人。近幾年,每年新評定的烈士數量在300人左右。
另外,我國國內現有烈士墓98.9萬余座,烈士紀念堂館、碑亭、塔祠、塑像、骨灰堂等紀念設施2.9萬余處。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我國還有170多處烈士紀念設施。
政策 烈士子女定期領取生活補助
近年來,民政部門在積極維護烈士紀念建筑的同時,也在全力做好對烈屬的優撫工作。
石景山區民政局優撫科科長楊崇艷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目前所有烈屬在享有生活補助的同時,還可全額報銷醫療費用。除烈屬以外,區里還提高了老年烈士子女的醫保報銷比例。這部分烈士子女主要指在18歲以前,未享受到烈屬待遇,在年滿60歲時,仍無固定收入的。另外,目前本市對于未成年的烈士子女,每月給予生活補助2312元,石景山區在此標準上再增加200余元。
朝陽區民政局優撫科科長程萬民介紹說,除向烈屬發放生活補助外,在首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朝陽區還將向每位烈屬發放1000元慰問金。西城區民政局優撫科科長高永紅也表示,民政部門會經常走訪烈士家屬或召開座談會,了解他們的困難并給予幫扶。
其他國家“烈士紀念日”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法定的烈士紀念日,只是叫法不同,比如越南稱“榮軍烈士節”,德國稱“國民哀悼日”,俄羅斯稱“勝利日”,英美稱“陣亡將士紀念日”。
美國:
陣亡將士紀念日
在美國公共假日中,有兩個是專門獻給軍人的,一個是陣亡將士紀念日,另一個是退伍軍人日。1868年,為紀念南北戰爭中陣亡的北方將士,聯邦政府將陣亡將士紀念日設在5月30日。一戰后,紀念對象擴大到所有為了美國而在戰爭或軍事行動中陣亡的英雄。1971年后,紀念日改為5月最后一個星期一。
英國:
陣亡將士紀念日
1919年,一名記者在《倫敦晚報》上撰文呼吁設立一戰紀念日。很快,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簽署聲明,將11月11日定為和平紀念日。后來,和平紀念日發展成紀念烈士的節日,英國政府在1921年11月11日專門舉行“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募集到十多萬英鎊,用以安撫一戰中受傷的官兵以及資助陣亡者的家屬。
俄羅斯: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
俄羅斯紀念烈士的日子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即每年5月9日勝利日。每年勝利日到來之際,各地都要舉行包括閱兵式在內的紀念活動,同時各級政府領導人及民眾會到烈士墓前獻花。
值此國慶節到來之際,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節日快樂,愿中華大地普天同慶,百姓安居樂業,祖國繁榮昌盛。
湖北群勝機器制造有限公司全體員工也在此祝愿中華兒女國慶節快樂!
公司網址:http://www.jenessabyers.com/ 聯系熱線:18771350097.